《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2015)

历史纪录片 发表于:2020-8-23 20:15|查看:1972|评论:0|字体: 繁体

E01.十日围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华北抗战形势危急。8月7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决定团结一心抗战到底。为了解救华北危机,国民政府已决心在淞沪地区开辟第二战场,先发制人扫除上海日军据点。两天之后上海虹桥机场事件爆发,日本海军在上海挑起事端,蒋介石决定在上海开战。中国军队以最精锐的陆军并配合海军空军向上海发起总攻,中国最先进的炮兵部队和装甲部队也投入战斗,强攻日军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汇山码头等据点。虽然中国军人英勇顽强、牺牲巨大,然而“十日围攻”最终功亏一篑。随着日本陆军的援军到来,中国军队面临更残酷的反登陆作战。

E02.血火熔炉

1937年8月23日,淞沪会战已持续十日。中国军队向市区的日军据点发起猛烈进攻,却并未将敌人歼灭。就在这时,日军两个师团在小川沙、狮子林、吴淞口一线登陆,淞沪战场的形势陡然告急。此后,中日双方在罗店激烈争夺,淞沪会战进入惨烈的战略相持阶段。本集我们走访了台湾政治大学,校方首次向大陆媒体开放了档案室,在这里,我们找到了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陈诚在淞沪抗战时期的军令手稿和战时日记。

E03.背水再战

1937年10月,中日双方的阵地拉锯战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中央军告急,上海告急。无畏生死,共赴国难,各地方部队千里迢迢,驰援上海。为了守住上海市区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国军队展开了背水一战。然而,在日军绝对压倒性的火力之下,面对不断涌上来的日军,大场阵地守军伤亡惨重。大场沦陷,市区内的中国军队面临被合围的威胁,只能西撤,然而一支孤军,却坚守四行仓库,在苏州河北岸,打响了一场全世界瞩目的战斗。

E04.山河悲壮

1937年11月5日,日军增援部队从金山卫登陆,长驱直入,对中国军队形成南北合围之势。为不致全军覆灭,蒋介石几经斟酌,最终下令数十万中国军队全面撤出上海。然而日机乘势尾随轰炸,大撤退变成了大溃退。11月12日,华界全部沦陷,上海几成焦土,只剩下租界,如“孤岛”孤悬海上。但这场规模空前的战役给不可一世的日军以迎头痛击,改变了日军的入侵路线,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美梦,强有力地推进了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而它所锤炼起来的爱国力量,将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2015)

导演: 朱宏 / 陈璐 / 诸颖政 / 谢申照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5-08-12

集数: 4

单集片长: 48分钟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及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由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拍摄的大型高清文献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于2015年8月9日在沪发布。该片收集了大量从未公开过的历史珍档,再现惊心动魄的“八·一三”淞沪抗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或上海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中国和日本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淞”是指吴淞江(发源于太湖,汇入黄浦江,后汇入长江,再注入东海。在中国上海市区内河段,吴淞江习称为苏州河,简称“淞”),“沪”是上海的简称。

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引起国际社会注意,而在上海主动发起战役。对中国而言,标志著卢沟桥事变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宣而战,由地区冲突真正升级为全面战争。即便日本时为列强,亦动员全国,投入全面战争。例如随即大量增加公债发行,并发起了日本全国性的“消费节约运动”。

战斗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市区和郊区展开。上海是中国当时首都南京门户,又是中国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上海作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商港,每年对外贸易额占全国二分之一以上。战役期间,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划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亦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仅淞沪战役本身便持续长达三个月。

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朝日新闻》1937年8月14日的宣传战

对战局的影响

淞沪会战挫败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胜之战略意图,迫使日军在华北战场上转攻为守,在青岛地区暂停军事行动,打乱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之全盘计划,使他们未能3个月灭亡中国。从国际上来说,使中国财政部长孔祥熙在欧洲之行中借到大笔贷款来购买武器:从英国借到1亿3千5百万元;从瑞士和荷兰财团借到2千3百万元;从捷克斯洛伐克之斯科达工厂借到5千万元。它是中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之历史转折点,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国民政府各部门加紧实行军事管制,全国都在动员年轻人接受军事训练。

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美国媒体所发表之宣传照片《中国娃娃》,《日军轰炸后的上海南火车站》,1937年8月28日

对中国政治的长期影响

蒋中正在淞沪会战几乎投入所有的精锐部队,最后除了惨重伤亡之外战争还输的一败涂地,但日本当时尚未做好侵略中国的准备,因此无法有效的趁胜扩张,否则淞沪的战败后果将不堪设想。各种抗日政治派别代表在武汉商讨联合行动之措施。在这之后,中央政府的兵力与各地军阀的差距缩小,这时中国共产党、各地军阀都各据一方,拥兵自重。日后长江中下游的各省的丧失,使得国府吃紧的财政更加雪上加霜,不得不与各地军阀争夺税赋资源,造成抗战中的内战。1938年1月15日,根据中央政府特别授权,晋察冀边区政府在五台山正式成立,在山西、察哈尔及河北省共拥有10万游击队员。淞沪会战后大量的游勇散兵,国民政府无力加以收编,因此成为各地土匪游击队造成后方百姓的困扰,或者被中国共产党加以吸收,使得八路军与新四军的实力急速强化,到1940年7月7日时八路军、新四军已发展到五十万人。蒋中正知道“攘外必先安内”,但还是没法改变历史。但由于中央军的惨重牺牲,奠定了蒋中正作为中国抗战军事统帅的地位和形象。也让抗战时各地军阀大多听令重庆政府的命令,如果没有淞沪抗战,各地军阀依旧无法统一指挥,蒋中正也无法处决临阵脱逃、失守山东的韩复榘。

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国民革命军的一个ZB26式轻机枪阵地

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

持续3个月空前惨烈的淞沪会战极大的改变了上海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上海的苏州河以北地区,包括上海公共租界[注 2]的北区和东区,以及闸北华界,由于控制了黄浦江下游岸线,和陆上门户火车站,曾经是20世纪初上海城市发展最迅速的地区。

淞沪会战期间,闸北成为中日两军对峙的前线,几乎100%毁于战火,新市区的损失达到70%,此外南市区和吴淞的损失也相当严重。无数的建筑物葬身火海,上百万当地居民被迫避难到苏州河以南的租界地区。

上海进入日据时期后,上海城市的精华完全集中于苏州河以南面积有限的租界地区,此后除虹口租界外,苏州河以北地区严重衰落,对上海后来的城市发展造成了长期性影响。战争废墟上后来曾经形成大片难民聚居的贫民窟,曾是上海很长时期内极其注目的城市景观(由于缺少保护价值,现在大部分已经改造成高层楼群)

网友评论:

•蒋的嫡系王牌伤亡尚且如此,可知两国军事实力差距之大。淞沪会战的成败功过评论无可厚非,但国防大学的“教授”吐露的意识形态是作为纪录片存在的败笔,也在淞沪会战对整个中国的历史意义面前显得丑陋,相比倒是蒋对自己的失误的检讨客观的多,蒋的战略高度总体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的,只能说剿匪不力。

•“日本投降之日,你见浪花拍击船头,那就是我回来了!”——英烈不死,魂兮归来!

•“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炮火隆隆,血洒疆场。英雄儿女,浩气长存。行程百日,一天殒命,硝烟中的决绝更让人泪目,青山有幸埋忠骨。

•几度落泪。除却因主流宣传需要混入的奇怪红色,以及尚不成熟的纪录片语言(比如过多的模型特写、明显因为素材不足而重复使用的影视片段、偶显单薄的台本),绝大多数讲述都令人动容。“当场殉国”“血肉之躯”不知出现了多少次……骑自行车穿越火线亲自送信鼓舞士气的将军,恸哭悲鸣的将军,战死的将军,眼盲的、没有双臂的、操着天南海北口音的老兵。看着他们,想象着,不禁要问一句,我们真的理解什么是战争吗?看到四行仓库一役,壮士死撑四天四夜,最后撤入上海公租界形成“孤军营”,几经辗转,被软禁,成为战俘,成为苦役,被解救,回国,仅剩的36人最终只能在上海的码头卖苦力——这还是营长谢晋元的遗孀到处奔走的结果。有时候啊,人世间真是不可理解。

资源下载

百度网盘/BT/磁力线|阅读权限10

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1937.Battle.of Songhu.2015-1080P.全4集.flv

如资源失效请回复说明,管理员通常会在24小时内补源 【帮助中心】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纪录公园立场。


关于我们|小黑屋|纪录公园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 Reserved.

GMT+8, 2025-5-1 21:07 , Processed in 0.02067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免责声明:本站仅为用户之间信息交流之媒介,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服务器不储存任何音视频文件,所有内容包含图片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站内下载链接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使用,请于24小时内自觉删除,若用户非法收藏、传播或将资源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均与本站无关,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使用者自行承担。如本站点所发布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317379335@qq.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并致以歉意!

寰俊
联系管理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