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 Flood》(2008)

历史纪录片 发表于:2020-4-18 16:22|查看:631|评论:0|字体: 繁体

大水 Flood

片名:大水 Flood (2008)

片长:/90分钟

影音格式:Dolby Digital 2.0

导演:董钧

语言发音:河南陕西等方言,中英字幕/中文对白/2008/90分钟

大禹庙为元代建筑,座落于韩城市苏东乡周元村北。传说在唐尧虞舜时,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为了疏导洪水,大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依傍渭河而生的渡口已有多年历史,它成为附近农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往来于河两岸。三门峡水坝的修建,使渭河的变道早已不是古人说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渭河也成了地上河,河床不断升高,淤泥堆积严重。大荔县新豫村的村民选择在黄河滩种地,于地势较高之地建村而居,他们称之为“吊桩种地”。

Everyone has his own unique dream and hope; yet for this one group of people, they share their dreams in their helplessness. That is, going back to their homeland. Because of the Sanmen Gorge Dam project,they had no choice but to sacrifice their own interests so as to accomplish the nation-wide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40 years, they resettled and rebuilt their homes with their own hands…

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次制定大规模的经济发展计划,治理黄河成了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也成为政绩考核的亮点。当时中国政府邀请苏联专家为治理黄河拟订计划轮廓。1957年,三门峡水利工程开始筹建施工设备,陕州也因此改建制为三门峡市。三门峡工程是对黄河河流生态、特别是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黄河三门峡至潼关的淤积泥沙至今没有解决;关中平原50多万亩农田的盐碱化;水库淹没了大量农田;水库毁掉了文化发祥地的珍贵文化古迹 ;黄河航运中断;30万移民的生活未能安置好,许多移民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大禹庙。创建于元代大德五年,传说在唐尧虞舜时,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舜派禹治理洪水,据说禹在治水期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 新豫村。三门峡工程上马了,黄河滩荒芜了,社会治安混乱了,政府命令相关单位、部队进驻黄河滩,而随之产生了与当地农民产生了许多的矛盾。四十多年过去了,村民们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一座消失的古城。历史深处金戈铁马的潼关,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浩叹不已的潼关,已然不在。这座古城死得不明不白:按照水库最初的规划,它该静静地躺在水库下面。人,搬了;城,拆了。而如今这里却成了威尼斯大酒店和黄河鱼烧烤园。 民间诗人。马健文是华阴县冯东村的一个民间诗人,他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当年外迁至青海。用四十年的时间写下了几百首诗词,有很多都是关于移民和流亡生活的。 治水,是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政绩体现,更是他们的理想。如今,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相继上马,造价与规模越来越大,它们覆盖在中国所有经济最活跃的命脉上,在发电的同时充满着潜在的危机。  

导演手记

每个人的梦想与希望都是不同的,但有一群人,他们的梦想却无奈的一样,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家园和故土。因为中国的第一个水利工程,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牺牲了自己,保障了国家和其他人民的利益。时过境迁,如今他们大都已经步入老年,四十年的流亡生活和数次的搬家与重建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贫困,曾经关中地区最富饶的土地已经随着生态的恶化洪灾不断,而国家下拨的救灾款迟迟得不到基层的落实。

在这四十年里,他们自迁自建,用自己的双手重建自己的家园,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同时却也为现实的残酷而心力交瘁。我们没有选择长江三峡和周边的生存环境是因为那里只是事物的前端,国际舆论早已给与了强烈的关注,而作为中国第一座水坝的三门峡早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忽视,更关切到那些曾经勇于献身的卑微的人民们,因此我们选择了受灾最为严重的渭南地区作为突破口,地毯式的为他们造像,绘制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长卷井市生活。

大水作为影片的名字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拍摄到了纪念中国第一个治水英雄大禹的大禹庙、依水而生的渡口、吊桩种地的新豫村、因水而消失的古城潼关、和水结下恩怨的民间诗人马健文、中国第一座水坝三门峡。水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像符号贯穿在整个影片的叙述之中,形成了内在的隐喻与象征,希望水最终超越它自身上达到一种哲学与生命上的思考,产生一些触动,我想这便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渺小如他,依然坚持归乡的远大梦想…

本片以“水”作为重要的影像符号,借由远古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出一段段颠沛流离的迁徙人生。

夏禹以疏导的方式治平洪水;同样是为了人民生活便利而修建的三门峡大坝,却改变了“渡口”,使渭河的变道早已不是古人说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也荒芜了黄河滩上的新豫村。

三门峡更造成一座古城的消失,让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浩叹不已的“潼关”死得不明不白。讽刺的是,三门峡蓄水后的水位,却从来没到达和淹没潼关。

马健文是华阴县冯东村的一位民间诗人,凭著一股使命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用四十年的时间写下数百首诗词,描绘移民和流亡生涯。

治水一直是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政绩体现,然而,随着愈来愈多的水利工程相继而来,领导者是否看得见隐藏在经济发展底下的危机?

三门峡大坝工程尽管造成数不清的流亡与移民,却阻挡不了人民怀乡的渴望与梦想……

大水 Flood

大水 Flood

大水 Flood

大水 Flood

资源下载

百度网盘/BT/磁力线|阅读权限180

大水.Flood (2008)董钧.x264.AAC.MVGroup.河南陕西等方言,中英双字.mkv

如资源失效请回复说明,管理员通常会在24小时内补源 【帮助中心】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纪录公园立场。


关于我们|小黑屋|纪录公园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 Reserved.

GMT+8, 2025-5-1 21:31 , Processed in 0.02140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免责声明:本站仅为用户之间信息交流之媒介,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服务器不储存任何音视频文件,所有内容包含图片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站内下载链接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使用,请于24小时内自觉删除,若用户非法收藏、传播或将资源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均与本站无关,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使用者自行承担。如本站点所发布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317379335@qq.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并致以歉意!

寰俊
联系管理员

返回顶部